待到重阳日

2017/11/03

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紫砂黑漆描金菊花壶,壶直口唇边,扁圆腹,短弯流,环形柄,圈足。紫砂内胎,外髹黑漆,上绘金彩大朵菊花,花儿竞相开放,花叶染为红、绿色,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。底有金彩“大清乾隆年制”六字篆书款。
此壶的紫砂胎和彩漆结合紧密,底漆乌黑莹亮,将金彩图案衬托得华美富丽。制作精湛,展示了皇室用器精美绝伦的艺术特色,是乾隆年间的一件清宫旧藏。

秋菊与重阳的关系非常密切。每逢重阳,人们会赏菊,饮菊,写菊,画菊。
当山河林木渐渐被染成金色,凉意初透,重阳也就来了。
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,又称重九节、晒秋节、菊花节。在我国,是多种民俗杂糅于一身的一个传统节日。
或出游,快走踏清秋;或登高,携壶上翠微;或饮酒,餐秋菊之落英……

重阳之意源于《易经》,《易经》中把“六”定为阴数,把“九”定为阳数,九月九日,日月并应,两九相重,故而叫重阳,也叫重九,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。
三国时期,魏文帝曹丕曾在《九日与钟繇书》中写道:“岁往月来,忽复九月九。九为阳数,而日月并应,俗嘉其名,以为宜于长久,故以享宴高会。”

提到重阳节,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王维的诗句: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”
早在战国时期就已有重阳节之名,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,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。宋代,重阳节更为热闹,《东京梦华录》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。《武林旧事》也记载南宋宫廷“于八日作重九排当”,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。

重阳这天家族要倾室而出,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“避灾”。
这个说法是由民间传说而来。据梁朝吴均的《续齐谐记》记载:
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,长房谓曰:“九月九日,汝家中当有灾。宜急去,令家人各作绛囊,盛茱萸,以系臂,登高饮菊花酒,此祸可除。”景如言,齐家登山。夕还,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。长房闻之曰:“此可代也。”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,妇人带茱萸囊,盖始于此。

重阳节桓景全家出游,成功躲避灾祸是神仙的指示,今人大概效仿不得。
不过秋高气爽,待到重阳日,全家人结伴出游,
既可遍赏秋景,又能强身健体,愉悦身心,何乐而不为呢?


【吉祥八宝】取佛八宝的吉祥寓意,重现乾隆年间的清宫旧藏【金刻花八宝】图案。
伞有“张弛自如,曲复众生”之意,佛八宝中宝伞能遮蔽魔障,使人不受障碍困扰,不遭痛苦缠身,健康长寿。


佳节又重阳,
不是春光,胜似春光。
但关爱亲人,不止重阳。

小时候遇着下雨,总有人撑伞等你。
亲人像伞,遮蔽着你人生的雨雪烈日。
一家人,就是“纵使千根骨,终归一点心”。